• 凯发k8国际

    19918966162

    400-117-6658

    行业资讯

    五部委发布《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时间: 2025-01-11

    /

    浏览量: 1709

    2025年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强调,要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并使用绿证核算,到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实现全国范围内绿证畅通流动。该《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需求、交易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目标是推动绿证成为绿色电力消费的核心支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以下结合政策要点,对其背景、创新举措以及深远影响进行解读。

    什么是绿证?

    绿证,也就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1个绿证就对应1000度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因为电力的同质性,电力上网后就无法区分电力品类,我们无法知道其到底是煤电还是绿电,所以绿证就应运而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绿证上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和发电信息,能够对绿色电力进行精准溯源。

    扩大绿电交易体量,构建市场化交易体系

    政策指引强调:"加速扩大以清洁电能及其生态溢价为标的的绿电交易规模,有序引导陆上/海上风电、集中式/分布式光伏、光热发电,以及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参与绿电市场化交易。"

    "建立覆盖多年合约、年度协议、月度竞价及日内交易的立体化交易体系,推动供需双方建立长协采购关系。支持跨省区绿电交易通道建设,鼓励地方通过绿电交易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推进分布式能源聚合交易模式,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实现就近消纳。"

    政策创新性将分布式光伏纳入绿电交易主体,赋予其直接参与绿证流通的权益,形成电价+环境价值的双重收益模式。通过长协机制锁定价格曲线,平抑市场波动风险。分布式能源聚合交易模式有效整合碎片化资源,突破区域消纳瓶颈。截至2024年末,分布式光伏装机达3.7亿千瓦,占行业总量42%,新政将释放其万亿级市场空间。

    优化绿证供给机制,构建双轨制消费体系

    政策确立:"实施绿证自动化批量核发制度,确保上月发电量次月完成权证确权。建立全国统一绿证核销平台,促进绿色权益跨区域高效配置。"

    "实行强制配额与自愿认购并行的绿证消费制度,依法提高重点行业绿证使用比例,完善自愿认购场景开发。配套财税金融激励政策,构建多元支持体系。"

    针对当前绿证市场价格倒挂、生态溢价被市场低估的现状,政策通过供给端稳定预期(月核发量同比增速控制在15%-20%)、需求端激发动能(重点行业强制配额年增5%),双向调节市场供需平衡。预计到2026年将形成500亿千瓦时的绿证流通规模,为全球碳减排贡献中国方案。

    创新绿证流通模式,激活分布式交易潜能

    政策明确:"发展绿证期货与现货并行的交易体系,推广3-5年绿证预售模式。建立分布式能源绿证代理交易平台,降低小微主体参与门槛。"

    通过绿证远期合约实现价格发现功能,买方锁定长期减排成本,卖方获得稳定融资渠道。分布式能源代理模式创新采用区块链技术确权,支持碎片化绿证资产化。预计该机制可使分布式项目收益率提升2-3个百分点,带动20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

    延伸绿证价值链条,构建全球化应用生态

    政策推动绿证应用向碳关税抵扣、ESG披露、绿色金融质押等八大领域延伸,同步开展国际绿证互认机制建设。通过与RE100等国际组织对接,建立跨境绿证交易通道,预计2025年实现年出口绿证50亿千瓦时,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自2023年实施全行业覆盖制度后,绿色电力证书正式确立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环境权益的唯一法定凭证。2024年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度核发总量突破4.46亿枚,同比激增360%,其中独立流通量达2.77亿个、电力捆绑交易量1.69亿个。至2024年末,市场累计流通规模达5.53亿个,独立流通与电力捆绑交易分别占比57%和43%。数据表明,绿色权益凭证体系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作为驱动低碳电力消费的核心载体,其战略窗口期效应正在加速显现。



    上一篇: 重磅!国家能源局启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下一篇: 凯发k8国际绿色能源集团与汨罗市长岳铸造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启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QQ咨询
    QQ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400-117-6658
    客服二维码
    客服二维码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